2019空调市场活跃的“鲶鱼”机会
点击量:1441次
在家电市场一遍哀鸿遍野声中,2018年空调冷年销量再次创出了一个新高。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,2018冷年国内市场空调零售规模为6553万台,同比增长16.56%,高达两位数的增长率再次刷新了家电产业对于空调行业的认知。
然而在一线品牌“狂欢”的背后,是多数小品牌,甚至二线品牌在空调市场中更加激烈的竞争,寻求存活机会。据奥维云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空调行业前十名厂商的产业集中度在90%以上,而排名一二位的格力与美的共占据64.1%的市场份额,占据整个空调市场销量的近三分之二。
质量、价格退居次位,品牌成为关键
随着时代的进步,空调基础技术的透明度越来越高,家用空调,包括压缩机等部位的制造门槛都大大降低。国产品牌的大幅崛起使得空调变得越来越普及,同时,渠道商线下服务逐渐完善,为大部分空调企业的生存创造了更好的土壤。
按照年龄段对空调购买情况分类统计,80后、90后是主力军,二者占的比例较大。究其原因,90后正处在婚龄阶段,许多人正在初次安家置业,将家电空调作为必选项纳入理所应当。80后自不必说,在房地产火热的冲击下,购房成了他们的一项投资,装修时空调必不可少。
与60后、70后消费者相比,价格不再是决定购买行为的**关键原因。与父辈相比,年青一代更加追求品质,愿意为品质付出溢价,注重品牌、品质消费,而发达的社交网络也使得消费行为变得更加集中。对于中小空调品牌而言,价格是其与品牌商竞争的**大优势,当年青一代越来越注重品质,给予它们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少,消失的竞争力并不是单纯降价可以弥补。
售后服务成中小空调企业生死之争,用户历来重视售后服务胜于售前服务,空调行业更是如此。
事实上,我国大部分消费者对于产品都十分宽容,近年来,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,用户投诉有所增多,但相比于大基数而言,依然谈不上严苛。然而长期以来,国内存在大量以次充好的产品,严重的欺骗了消费者的感情。从某种程度而言,整个社会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互信很低,尤其是对于中小空调品牌,这是相当致命的,在保障平台不健全,销售各方面包括生产者自身惰政的情形下,用户不敢轻易的交出自己的信任。
平均一台空调的寿命大约为8-10年,陪伴用户的时间不可谓不长。如此长的售后周期,没有良好的品牌力,着实难以让消费者下定决心,放开胆量来购买,这也是价格战往往在空调领域效果不太明显的原因。
本世纪初各大空调就大打品质牌,“好空调”“好售后”天然就对用户有着极强的吸引力。经过看得见的对比,空调用户对于质量十分敏感,而年青一代对于品质的要求更高,更加难以忍受瑕疵,网络的特性将会使得这些缺点得以放大,口碑噩梦如同多米诺骨牌,一不小心就会连环崩塌。
“原住民”崛起,会宣传才会有阵地,作为网络“原住民”的一代,80后、90后泡在手机上的时间占据了一天的大部分时间,购买行为受到网络的影响要更加严重。
同时,发达的互联网络使得信息快速的发散,80后、90后可以不了解空调生产,但是对于好空调,年青一代的标准多少可以说出一二来,如变频,节能,低噪音等,高端化、智能化、健康化、个性化的空调产品成为年青用户的选择。而这些技术显然不是中小空调企业有实力进行开发的,开始更广阔的空调市场实际上极大挤压中小空调企业的生存环境。
在互联网上,流量总是偏爱那些已经起飞的品牌,不仅仅在于他们能投入更多的资金,也在于他们的流量能够产出更多的话题。而中小企业空调就无人问津,在互联网时代,自然越发让80后、90后轻视,不敢轻易购买。因此,宣传更胜于产品成为中小空调企业销售的主阵地。
大量鲶鱼的存在使得空调的价格变得越来越亲民,加速了空调产业的大步迈进。然而,随着时代的前行,产品的集合生产正在成为一个大的趋势,集中化的生产有利于减少损耗,提高产品的使用效率。同时,空调市场可能正在迎来一个转折,据中怡康数据,2018年前三季度均空调市场下滑3.19%,对于大量中小品牌而言,要面对的将是市场变化和更激烈的竞争。